(现在时……)
郁教授、牟记者驻足邓小平的办公室,无限感慨地回忆着那逝去的岁月。……
郁教授:“这里曾是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绘制蓝图的地方。但是,当我们回忆起他是如何带领全党、全军、全国人民开动脑筋、解放思想,打破一切违反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‘禁区’,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,不得不为他那伟大的政治品格所折服!”
牟记者:“正当邓小平积极推进全国科技、教育改革的时候,由于‘两个凡是’的禁锢,使得大批的冤假错案得不到平反、昭雪,严重地影响着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。为此,他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、陈云、李先念等共同努力,并派胡耀邦同志出任中组部部长……”
(随着牟记者画外音的结束,画面隐回过去时……)
中组部前院
几十名老、中年干部济济一堂,有的在敲锣打鼓,有的在争放鞭炮,一派节日气氛。
有顷,一辆小轿车驶进中组部大门,戛然停在前院。
胡耀邦从轿车中走出,拱抱双手,大声地:“同志们!我胡耀邦来中组部报到了,从今天起,我们一定要把中组部办成真正的‘干部之家’、‘党员之家’!”前院的锣鼓声、鞭炮声响成一片。
中组部会议室
胡耀邦:“同志们!我来了没有几天,开了两次座谈会,看了一点所谓‘要案’的卷宗,使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:‘积案如山,步履维艰!”
与会的干部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,认真地听着。
胡耀邦:“所谓积案如山的山究竟有多高呢?是喜马拉雅山,唐古拉山,还是泰山?现在不下结论。所谓步履维艰的艰有多么艰难呢?也就是阻力有多大呢?我看我们每前进一步,其艰其难其苦,不下于登喜马拉雅山!但是,我也坦然相告某些人:我们有会当凌绝顶的决心!”
与会的一些干部带头鼓掌。
胡耀邦:“为此,我向与会的干部提两个要求:一、要恢复党的优良传统,要把中组部这些年来‘门难进、脸难看、话难听、事难办’的衙门恶习一扫而光!你们同意不同意?”
“同意!”
胡耀邦:“今后如有受冤挨整的老同志来找我,我都要和他们见面谈话,任何人不得阻拦;凡是信封上写有‘胡耀邦’三个字的来信,都必须及时送给我,无需你们代劳处理,更不准扣压。听明白了吗?”
“明白了!”
邓小平办公室
邓小平打电话:“请接胡耀邦同志!”
远方显现出胡耀邦打电话的画面。
胡耀邦:“我是胡耀邦,你是哪一位?”
邓小平:“我是邓小平!”
胡耀邦:“小平同志,你有什么事吗?”
邓小平:“我听说你给中组部立了规矩:谁找你都接见。我打电话一试,不是放空炮。”
胡耀邦:“言必信,行必果,这是取信于民―自然也是取信于党员干部的法宝。”
邓小平:“我收到了一位老同志写的两首打油诗,想读给你听听。”
胡耀邦:“请读吧!”
邓小平:“第一首:一年两年十余年,只耗草料不耕田;等闲白了少年头,原来‘四害’是祸源!”
胡耀邦:“这是批评原中组部的!”
邓小平:“第二首:一月二月三四月,除了‘四害’心欢悦;东风浩荡春光好,只争朝夕情切切!”
胡耀邦:“这是歌颂今天大好形势的!”
邓小平:“我看还有一层意思,那就是对你领导的新中组部寄托了无限希望。”
胡耀邦:“我一定加倍努力工作。”
邓小平:“有什么困难吗?”
胡耀邦:“中组部有少数领导干部,继续打着‘两个凡是’的旗号,反对我们平反大的冤假错案!”
邓小平:“这是绝对不允许的!看来,光我给中央写一封信是不行的,我们还必须拿起理论的武器,去揭穿‘两个凡是’的虚伪性。”邓小平挂上电话。
李秘书走进:“李先念副总理就要到了!”
邓小平:“好!我这就去。”
国务院会议室
李先念:“你就要出访缅甸和尼泊尔了,我想就五届人大和五届政协开会的一些事情和你谈谈。”
邓小平:“我这次出访缅甸和尼泊尔,等于是还我国这些年来在外交方面欠的债。说到五届人大和五届政协就要开会的事,我最关心的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。在经济方面,希望你和陈云同志把一把关。”
李先念:“很难!我看了他们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,依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。对此,陈云同志也有意见。可他们很难听得进去!”
邓小平:“看来,只有彻底打破他们设置的‘两个凡是’的禁区,才能谈经济基础的改革。”
李先念:“实质上就是这样
第十一集01(1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